山西医科大学-医理博精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8|回复: 0

此时•此地•此身︱以重塑地域性的方法助推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3

帖子

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3
发表于 2023-4-10 15: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版权声明:原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16年02期,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此时·此地·此身
——以重塑地域性的方法助推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李纯


人生会有很多遇见:
遇见一本书,
遇见一首歌,
遇见一座城,
遇见一群人……
遇见是一种美丽的邂逅。
记得被公派赴德国深造的1999年~2000年,当时正值国内开始启动旧城更新建设,由于已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我关注的内容自然与一般留学生有所不同。除了专业深造,每到节假日,自己总会迫不及待地到欧洲各地旅行考察。所到之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会被那里浓浓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深打动。在处理建筑与城市整体、建筑与传统文化、建筑与居民生活等关系中,当地政府、设计师和市民谨慎的发展态度,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并一直影响着我后来的工作。
目前,经过30多年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我国进入了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阶段,对于城市和乡村在文化传承断裂、地域特色消失等方面的问题,从中央到主管部门,从学界到业界,以及社会大众都高度关注。面对当前的行业状况,我的第一反应又回到了那段游学的记忆中。
当然,从十多年前的彼时到当下新型城镇化的转型期(此时),从欧洲到现在生活的城市(此地),从学生到本土企业法人(此身),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联想当初的游学感悟,觉得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此时·此地·此身”,与行业当下所面临的境况十分贴切,希望能够把握当下发展地域建筑、传承中华文化的关键期,立足传统,扎根本土,承担起本土企业、本土设计师群体的责任。
在“立足传统、扎根本土”的基础上,我们呼吁本土设计企业和设计师群体以重塑地域性的方法助推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实现从传统走向未来。
为什么要重塑地域性
关于地域性这一概念,非常复杂,版本也很多。在此,仅立足建筑设计视角,从城市和乡村两个维度分析为何要重塑地域性。
城市为何要重塑地域性
对于城市,无论怎样潮起云涌、岁月更迭,乐享本土始终是人们最本能的诉求。一个文化特色鲜明的社会,就会提升自身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就会增加市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在欧洲的城市建设经验中,巴黎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最初,巴黎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公元358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此后,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等不同时代的演变,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1889年,以埃菲尔铁塔的建成作为地标,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巴黎印象。在距今100多年的时间里,巴黎甚至经历过城市美化运动,但其城市格局延续、发展的脉络今天仍然清晰可见(图1)。
而对于成都,我们可以从100多年前一些传教士所拍摄的照片中了解到其城市的历史格局图,古今对比,同样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变化,但城市格局延续和发展脉络,已经变得十分模糊(图2)。
仔细对比分析巴黎和成都城市格局的历史演变,自12世纪巴黎中心成形以来,从不同时期的城市格局图,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城市之间的有序生长,虽然整体格局不断扩大,但历史城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延续。成都的城市格局从秦代至清代,甚至到民国年间,都有着较好的延续和传承,直到解放后,尤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格局地域性的延续和演变才被打乱、割裂,形成断代的局面(图3、图4)。
如果将巴黎和成都作为一个分析样本,以此扩展开去,在中外不同地区的城市,无论欧洲、美洲、亚洲,还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古都、西南三省的省会城市,都经历过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延续的矛盾,不同定位认知与不同的应对策略与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在未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
乡村为何要重塑地域性
对于乡村,地域性延续意味着乡愁的寻根。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被浅浅的海峡隔开的大陆,对大陆人来说,乡愁是故乡虽在,人和老屋都已不复存在,所有承载历史记忆的空间都慢慢逝去。
今天,在一些传统的古村落中,地域性得到了较好地延续,如山西的谷恋村、贵州的西江苗寨、安徽的宏村、四川的福宝古镇等,它们不仅延续着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建造工艺,更重要的是还延续着传统中国的丰富文化基因,不过这些村落的数量十分有限(图5)。对于大多数村落的现状而言,真实境况却是:传统村落正在衰败,空心化严重;新建村落却又简单地模仿,粗暴地再造,导致地域性延续完全割裂与断代(图6)。

图5

图6
重塑地域性的关键期
今天,我们之所以呼吁行业同仁关注重塑地域性的话题,是因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已经刻不容缓。
当下,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发展新区,其中在西部的国家级新区就有西安的西咸新区、贵阳的贵安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成都的天府新区。以成都的天府新区为例,明确要求在2025年再造一个成都,时间短、规模大的新城建设,未来是否具有地域特征,带来地域价值,处于建设起步阶段的当下是关键期。同时,大多数城市的旧城也亟待更新。未来,更新后的旧城是否还具有其独特性,是否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留下当代的历史,现在也是关键期。而在乡村,正在消失的代表一方水土的村落还能否留住或吸引一方人,重建与复兴已再无延缓的可能。
                                图7
借用大数据的形式,统计和对比分析世界各国城镇化率,结果显示(图7),当城镇化率处于50%~70%之间时,是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分界点,我们认为,重塑地域性是这个关键期和分界点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重塑地域性都是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在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0%~60%的当下,重塑地域性更是到了关键期。
源于系统实践的重塑地域性思考
重塑地域性不是单个的项目设计,而是立足系统实践的思考认识,归纳起来包含三个部分:关于旧城—要深挖旧城,重视更新;关于新城—要突出新城,不忘寻根;关于乡村—要扎根乡村,保护发展。
旧城:重塑地域性的思考可归纳为“织补”
2008年,我们设计完成了成都市人民南路综合整治改造,其中一部分是华西坝片段,主要是原华西医科大学校园所在区域。民国初年,来自英国的传教士在这一区域开始修建华西协和大学校园,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为主,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地域价值的建筑群。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953年成都总体规划图中,清晰可见校园与老皇城遥相呼应的城市格局图。上世纪60年代,为了修建今天的成都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华西医科大学校园被人为的一分为二。到2008年,校园中极具地域价值的建筑群分别被包裹在校园里,与城市中轴线的街道完全隔离。
所以,当2008年进行人民南路综合整治时,针对华西坝片区,重塑其地域性的策略就是找准关键点——拆除其旧校门,在拆除原址上部分复原历史老校门(图8),以此为链接和媒介,消除校园和街道的割裂状态。2008年之后,遵循“织补”策略,华西坝片区陆续打造了其他关键节点,如华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馆、川大图书馆和临街围墙雕塑等。

从2010年开始,我们陆续完成了宽窄巷子周边节点整治与配套设施设计,如宽窄巷子大门,通过类似的关键节点设计,使得宽窄巷子作为旅游景区的空间边界发生了延伸与拓展,让景区与社区融合,让游人与市民融合。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宽窄巷子参与设计了钓鱼台精品酒店,位于宽窄巷子西端,项目作为片区独一无二的酒店项目、关键节点,两座中式庭院“宽庭、窄原”的形成,大大提升了片区的地域价值与环境氛围(图9)。
在旧城实践中,另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锦里二期(图10)。关于这个项目不同角度的讨论有很多,我们在进行总结时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旅游地产项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项目弥补了武侯祠旅游区体验式文化商业空间的缺失,因此,项目的嵌入极大地提升了旅游区的文化氛围和地域价值。
上述三个实践案例,从片区到街巷再到项目,都是抓住关键,通过“织补”,系统更新。因此,旧城中重塑地域性,需要融入街巷、融合社区、融入城市肌理,由节点化、体验式的重塑策略,变为常态化、生活式的重塑策略,影响城市日常生活,影响最大多数市民,才能实现重塑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
新城:重塑地域性的思考可归纳为“溯源、延展”
最近,我们刚刚完成天府新区的三个城市设计深化项目:秦皇寺中央商务区、锦江生态带和创新科技城。在新城的城市设计中,对于地域性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因此,经过项目实践的不断总结,对于在新城中塑造期地域性的思考,我们概括为“文态规划先行,生态建设匹配、城市设计牵头、专项规划并行”。
另外,在成都天府新区的城市建设中,我们另一个成功延续城市文脉的新城建设项目是2013年才投入运营的铁像寺水街。该项目通过“九街十院,庭院艺坊”的设计理念,来表达川西地域性中的院落空间形态和生活方式。在项目局部的设计中,对于老成都茶馆的生活场景以及邻水而生的街巷肌理等地域性特色,都进行了现代的延续和演绎(图11)。
图11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在新城建设中,无论是城市设计还是街巷打造,重塑地域性,延续城市基因,实现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乡村:重塑地域性的思考可归纳为“激活、转型”
在四川,乡建有其特殊性,当下大多数省份的乡建规模与数量都比较有限,而四川因为汶川地震和庐山地震两次灾后重建,乡建早在2008年就已经大规模地进行。
在汶川大地震的乡村重建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时的乡建几乎是大规模地集中安置村民,简单地复制城市居住模式,村民入住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房屋空置、特色消失、村民无以为生等。此后,政府多次组织学者和设计师对灾后重建的乡建模式进行总结和更新,目前已经梳理出第四代乡建模式。在庐山灾后重建的乡村建设中,基本上就是践行的第四代乡建模式(图12)。总结起来,第四代乡建模式的关键内容就是:科学选址、有机聚散、延续生活、融合产业。
图12
当然,除了灾后重建的乡建方式以外,顺应乡建的未来趋势,与旅游产业和地域文化融合,我们也创作了一些乡建项目,如峨眉·七里坪项目(图13)。项目充分遵循了原有地形、景观等地域性特征,也运用了当地石材、原木等地域性材质。
图13
经过多次的乡建实践,我们初步梳理了在乡村建设中重塑地域性的策略,包含规划策略、建筑策略和运营策略(图14),核心要点就是生态为本、产业为重。
图14
本土设计企业的担当和举措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在重塑地域性过程中,本土设计企业及本土设计师群体,应该且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担当,应该采取怎样的举措?归纳起来包含两个方面:一点反思、一点探索。
一点反思
反思主要来自于成都太古里(原大慈寺片区项目)和春熙路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我们都是参与者。在政府最初的国际方案征集中,太古里是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但最终却未能全面落地,开发商只得重新设计,这是为什么?春熙路在2002年和2012年的两次改造提升均由我们完成,但为什么10年之后又需要重新设计,而不能持续发展?
仔细思考,无论是太古里还是春熙路,建筑设计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空间和形态上,而忽视了社会与经济等因素。
因此,在当下我们认为,重塑地域性需要在物质、空间和行为三个维度上综合思考,才能在地域特征、时代风貌和文化特色整体呈现的同时,保障项目的有效落地和良好运转。
同时,本土设计企业和设计师群体在推动地域性重塑的实践中,需要转变思维。首先,重塑地域性是系统、复杂、持续的过程,设计企业与设计师仅是重塑过程中的一环 ,我们需要让设计这一环发挥整个过程撬动点作用,而设计产生撬动作用则需依托“多方参与、资源整合”平台支撑,这样才能推动地域性重塑的可持续发展 。
一点探索
图15
未来,立足过去五年开展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基础,结合当下地域性重塑的方法实践,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我们在地域板块的完整体系(图15),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范式探索。我们称之为实践性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过去五年的工作,包含多元主体参与、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以及建立多元传播途径四个方面。
现在是方法探索。我们尝试构建地域性重塑的方法,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首先认清重塑地域性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过程,而设计在过程中仅是一个环节,发挥着撬动作用,并寻求期可持续地良性运转。
未来是路径探索。我们称之为不完全建筑路径,立足建筑,单不局限在建筑领域,具体表现为以设计牵头,整体谋划,资本引入,依托项目最终实现产业再造。
我们希望从范式到方法再到路径,实现我们的探索愿景——建立起我们在地域板块的完整体系。
此时、此地,我们共同推动地域性重塑,既是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一种方法与策略,更是建筑设计行业转型发展必须经历的一次回归,唯有经历这样的回归,方能走得更远,真正从传统走向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3-29 23:11 , Processed in 0.3092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